发布日期:2025-03-24
一、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运行模式
天津东软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生态,为满足山西大学对人才培养的工程环境需求,以及各地政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,拓宽学生就业渠道,建立面向产业需求的软件人才职业能力导向机制,以就业为导向培养“需要工作的人”,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“工作需要的人”,两者统一到职业能力,形成了从大学生定制培养、集中训练、顶岗实习到人才输出的完整人才生态链。
实习实践基地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西七道26号东软产业园2楼,住宿于距离公司1公里的天津市人才公寓致馨公寓,依托东软产业园内优势产业资源和产业园周边生活配套资源,以企业、院校合作的方式建设,合作院校学生可在实习实践基地进行实训,通过产业园的真实企业环境,学生与IT行业工程师在共同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工作,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,实现从学生到准工程师的转化,通过入住人才公寓,搭建实际的工作与生活场景,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,实现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化,最终服务于当地的IT产业。
二、东软为山西大学输送的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。
企业双选会:东软在全国范围内合作业多达2000家,每年10月末企业在东软的各大数字工场举办校园招聘双选会,学生在企业实训阶段即可参加上述企业的校园招聘,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。
就业直通车活动:打破常规推荐方式,积极为学员拓展各类企业需求渠道,挖掘适合学生的就业企业,做到学生当天面试,当天指导。在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大连、天津、武汉、郑州、广州等地开展就业直通车活动。
人才信息库:对于进入东软数字工场的学生,东软会建立人才档案、评价情况、个人简历等信息,供用人单位为学员提供就业机会。
三、能力培养
1.按照“新员工”试用期方式管理。组织学生做模拟入职培训、绩效目标制定、员工考核、员工人脸打卡考勤管理、员工日报等内容,培养学生职业能力,在实习实践基地期间完成职业人的工作模式、思考问题模式、沟通模式等转变,提升学生在新环境的适应能力。
2.有计划、有考核、有结果、有奖惩方式进行管理。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模拟企业入职环境和工作环境,对于优秀“员工”进行现金奖励,督促学生快速完成角色转变。
3.数字化教学管控
基于数字化产业赋能新经济,传统行业数字化与新基建的背景,该课程深入调研行业技术需求,完成了课程重构,在技术中涵盖了如大规模计算,数据分析与挖掘等,应用于工业互联网,产业互联网的必备技术,从大前端技术到微服务架构,从大数据基础到智慧数据中台,满足了新时代的要求。
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数字化监控机制,快速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,并通过多维测试,如模拟面试,基于能力点的考核,结构化输出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,并通过行业真实案例,提升学生编码和项目开发能力。
4.采用敏捷实现多层次学生的管理
为应对灵活多变的技术变迁节奏和不确定的就业节奏,我们采用 Scrum 实践方式对学生的教学和项目以及人员,采用敏捷式管理,以确保最小可交付,不断迭代的思路来灵活应对面试和项目,以最有需求为重点的方式进行冲刺式开发,并涵盖一些敏捷价值观去管理,包括产品故事与每日站会,并采用 Teambition工具进行迭代管理,通过燃尽图方式评估项目开发过程;学生角色,也会从组长,组员,变为 Owner , Master 的方式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量,保证学生能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,发展自己的特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