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江涛
更新时间:2015-08-29 点击数:

 个人简介
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
    山西晋城人。19917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,获工学学士学位。19954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担任微控制器技术、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分散控制系统等课程的教学。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、先进控制在电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目前参与山西省科技基金项目1项, 主持省教研项目1项,指导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;完成了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,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项,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2项,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获奖3项,出版教材或著作共3部,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。

发表论文
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
[1]Qiang Song, Jiangtao Feng, Xiaochen Zhang, Jizhong Xiao. Obtaining the Real Time Yaw Angle using Electronic Compass in Quadrotor System[C].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EngnieerDalian2012.

[2]王路,冯江涛线性系统调节器的设计与内模原理[J].电气电子教学学报,2011,335):86-87.

[3]杨晋萍,冯江涛,冀晓强. 鲁棒调节器中伺服补偿器基本特性的研讨[J].山西科技,2011,264):88-89.

[4]冯江涛,冀晓强. 基于XDPS-400的液位控制系统实验平台的开发[J].电力学报,2011,261):64-6570.

[5]冯江涛,王路,冯帆.线性非时变离散系统带观测器的状态反馈分析[J].电力学报,2010,255):411-413,418.

[6]杨晋萍,冯江涛,段锦升. 应用小波变换实现信号检测[J].电力学报,2009,245):396-398.

[7]冯江涛. 二模态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策略在DCS中的应用研究[J].热力发电,2009,285):80-83.

[8]冯江涛. 基于MCGSiCAN的分布式监控系统[J].工业控制计算机,2008,212):18-19.

[9]冯江涛. 基于OPC的组态软件和MATLAB的通信实现[J].微计算机信息,2008,241):295-296,283.

[10]冯江涛. MATLAB和监控组态软件的OPC数据交换[J].仪器仪表用户,2007,144):86-87.

[11]冯江涛. 组态王与MATLABDDE通信设计[J].电力学报,2006,213):291-293.

[12]冯江涛. 神经网络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研究及前景[J].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,2006,1619):235-236.

[13]冯江涛. 模糊免疫PID控制在电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[J].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,2006,169):183-184.

[14]冯江涛. 基于VB6.0的热电偶温度—热电势自动换算软件的设计[J].安装,2005,5:43-45.

[15]白建云,冯江涛,杨晋萍. 火电厂能损在线分析及运行指导系统的研究与应用[J].电力学报,2003,183):176-179.

[16]段启升,冯江涛. 工业过程输入/输出技术[J].电力学报,2002,174):272-274.

[17]杨惠卿,张忠怀,冯江涛.采用给定值加权的专家控制器[C].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,中国天津,1995.

[18]冯江涛.通用型专家控制器[D].太原:太原工业大学,1995.

[19]丁轲轲,杨晋萍,冯江涛.自动测量技术[M].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0748-147,215-232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规划教材).

[20] 丁轲轲,杨晋萍,冯江涛.自动测量技术[M].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04:50-155218-231.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五”国家规划教材)

[21] 印江,冯江涛.电厂分散控制系统[M].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0656-201.

主持或参与项目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
1、电站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,山西省教育厅,2015年,主持

2、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研发平台的建设,山西省基金项目2015091005-01012015年,第四参与人

3、湿法脱硫系统经济运行控制策略研究,山西省教育厅专项资助项目,2012年7,第五参与人

4、面向自动化类专业实训平台的开发,山西省教育厅, 2011.06-2012.12, 主持

5、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和实践,山西省教育厅,2005.01-2006.12,第五参与人

其他成果与获奖
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
1. 过程自动化工程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实践.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2012,主持人

2. 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和实践.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,2007.3,参与第五人

3.  自动测量技术.电力行业精品教材,中国电力教育协会,2007.7

4. 教育部“西门子杯”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设计开发型竞赛组特等奖,2013,指导教师。

5. 教育部“西门子杯”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设计开发型竞赛组华北赛区三等奖,2012,指导教师

6. 山西省机器人大赛二等奖,2014,指导教师